“我是评委的话,希望实习同学在述职时说清楚这些事情”

💡
作者:clarenceli

说在前面

1.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邀请,希望我在本周五(2025-8-15)晚上跟几十位实习同学们聊聊如何讲好实习述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交流,可惜因为我已经有别的重要安排,实在走不开,所以借以下的文字,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供作为实习同学的你参考参考。
2.  既然是一场述职,就会有陈述者和评委两个角色,你自然就是陈述者的角色,而评委会是哪些人呢?一般来讲是这么几个角色:你所在小组的leader(你的+1层)、你的导师(有时候也会是leader自己)、HRBP、组内其他骨干成员等,当然,有时候leader的上司(你的+2层)也会出席,具体要看各个部门的习惯。
3.  今天,我会从评委(实习留用决策者)的角度,简单聊聊他们希望你在述职时说清楚哪些事情,于是有了文章的标题。

为什么你能被留用?

直接上结论:
1.  述职不仅是展示“我做了什么”的工作汇报,而是通过自己的实习过程和产出,证明“我是公司、团队、业务需要的人,人才潜力和文化适配度都符合预期”。(评委内心OS:别浪费我时间讲过程流水账,直接告诉我你有多“鹅”、多值!同时我需要的是实证,不是口号)
2.  而留用的同学就是在实习期间和述职里,从这些维度向评委充分展现和证明自己是符合预期的,并且在你排序中名列前茅,名次在留用名额范围内。
3.  所以述职成功的关键:你站在评委们的视角思考:他们需要、期待、欣赏什么样的人。

评委们希望听到你讲什么

讲清楚工作任务的理解和产出

(思考的留白,请你先用1分钟时间自己想想,你打算怎么讲清楚这个问题)
1.  实习期间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
1.1.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最多讲3个让自己出彩的任务,不需要大大小小任务全部都拿出来讲,重点突出即可,就算只讲一个足够重要且亮眼的任务也是可以的,不用担心有什么损失。
1.2.  咱们述职的目标是证明自己达到留用标准,而不是平铺直叙的工作汇报。
2.  这些任务与导师、项目组等达成共识的小目标是什么?这些任务做成怎样算是做好了?
2.1.  小目标在任务推进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调整?为什么要做调整?例如按时按质输出成果,几月几号输出什么需求文档,并在项目组评审通过;运营活动主题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发布,配合活动的举行等。
2.2.  为什么要先介绍小目标?因为产出的好坏是要跟设定的目标做对比的,从量化数据角度、从用户反馈等角度来衡量,就能很清晰看到产出好不好。当然,这样也能避免任务完成好跟不好全凭评委主观评价。
2.3.  可能你此时此刻会心里一凉,“芭比Q了,我实习期间没跟导师聊具体目标呢,只顾着撸起袖子干了,咋整?!”别着急,你现在马上去找导师聊并确定下来也是来得及的。
2.4.  如果确实未设目标,你需要做的是:
2.4.1.  复盘任务的核心目的(为哪个业务目标服务?解决了什么痛点?)。
2.4.2.  基于任务产出的实际效果(数据反馈、用户反馈、流程效率提升等)反推其价值。
2.4.3.  务必请导师确认这个反推的目标和价值评估是否合理。评委允许“目标后置”,但鄙视“目标编造”。

讲清楚潜力、大局观、解决问题能力,以此体现人才的未来价值

(思考的留白,请你先用1分钟时间自己想想,你打算怎么讲清楚这个问题)
1.  leader不只想看你做了什么,更想看你展现了多大潜力能解决未来更复杂的问题?能否将局部工作与部门甚至业务目标联系起来?(即Show the impact,show the future)。
2.  那你该如何更好地表达清楚潜质和大局观呢?建议你适当强化“Why”的深度,思考层次递进
2.1.  任务为什么存在?(解决用户/业务什么痛点)
2.2.  任务为什么重要?(对模块/产品/业务的战略支撑点在哪?)
2.3.  你为什么这样解决?(思考过程、方案选择、权衡取舍,体现专业性)
2.4.  你的方案带来了什么额外价值?(超出预期的点、创新点、对未来的启发)。
3.  是不是有点抽象?我翻译一下,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介绍你的工作任务的时候,适当陈述它们背后的价值,讲清楚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工作任务实现了小目标在某个模块或者整个产品中扮演什么角色?解决了哪些用户的什么痛点?是否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为了了解用户,你做什么调研或者访谈等,都是很好的呈现。
4.  当然,能帮助你体现潜质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简单几句话说一些生动的故事,例如自己能举一反三、将小事与大局联系起来的例子。
5.  在合适的地方补充“质量”和“主动性”维度:不仅是完成,更是高质量、高效率、有思考的完成。有没有超出预期?有没有主动发现工作流中的小问题并尝试改进?哪怕只是优化了一个表格、写了一个小脚本提升了效率(小创新很重要!)。
6.  适当强调“闭环”和“复盘”:工作是否形成闭环?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的?(展示解决问题能力)。即使失败,复盘学习到了什么?(展现成长性思维)。

讲清楚学习态度、能力和学习成果

(思考的留白,请你先用1分钟时间自己想想,你打算怎么讲清楚这个问题)
1.  学习态度和提升效果也是你一个重要的考察维度。实习时间不会很长,短则2个月,超过半年也有,但都不是长时间的工作周期,在短周期内,项目团队和组织就会对你特别强调“快速学习”和“转化应用”能力。例如你如何快速掌握新工具/知识/流程?学得快吗?给任务时能举一反三吗?遇到困难是积极想办法还是总来问?最终交付靠谱吗?等等问题都是评委很想了解的。
2.  那你该如何重点展示学习态度和成果呢?记住一个简单的表达方式,实习期间你能做到“知道学啥,学了就用,用了有效吗?”还是遵循一个上文工作任务的“套路”,你要先搞清楚或者说讲清楚实习期间学习的小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为什么要掌握这些技能?例如你是产品经理,日常的输出都需要产品流程图、产品需求文档、运营策划文档、功能上线沟通文档、数据分析文档等,你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吗?你知道这些输出文档中,达到什么标准能算及格?
3.  讲完小目标和产出标准,接下来要结合典型案例,说说你是怎么从不懂或者一知半解变成初步掌握的,生动体现你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学了就能用上,用了就能在项目中产生具体的输出效果,在呈现具体输出效果的同时,这里也不忘记顺带说一下项目成员对你快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反馈,有邮件、企微、微信里的截屏就跟完美了。
4.  你要适当关注“方法论学习”和培养“复盘习惯”:有没有初步掌握团队/导师的核心工作方法?实习后相比实习前,思考问题的方式、做事的方法有哪些进步?这比单纯的知识点重要得多,过往有些同学会说自己每周或者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努力学习,相对于学习效果和落地效果,光讲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多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5.  区分“努力”与“有效”。例如在强调“学习效果”部分,“每天学习到很晚”不如“用新工具将处理效率提升了30%”更有说服力。你的学习成果必须有可视化的产出或行为改变支撑。
6.  当然,你在述职中要适当体现:特别感谢leader、导师和其他同事(情商加分),清晰展示从“不会”到“会”甚至“熟练”的关键学习点与成长曲线,突出展现的主动性(主动提问?主动承担?主动学习新东西?)和靠谱度(任务交付闭环),这都是很好的加分项,就看你如何适当艺术处理一下了,但这里不能太用力过猛,适当就好,否则会让评委觉得你在使劲 pai ma pi,弄巧成拙。

讲清楚跟项目团队、导师和其他成员合作的情况

(思考的留白,请你先用1分钟时间自己想想,你打算怎么讲清楚这个问题)
1.  这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角度。任何项目、任务和事情,都不可能靠自己独立完成,合作是你每天都要做好的事情。你虽然谈不上跟大家构建起背靠背的默契,但你能能在实习期间做好“有效沟通”和“构建基本的信任”吗?
2.  当然,良好的合作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良好的沟通,你跟大家的沟通时是清晰、主动、及时的吗?不管是同步进度、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3.  你在团队里是否建立信任感?比如说你承诺的事情做到?反馈积极接受?愿意分享信息/帮助他人?
4.  评委们肯定也会关注,这孩子好相处吗?在工作中能帮上忙吗?沟通顺畅吗?团队和项目组其他成员愿意和他/她共事吗?
5.  你在提到合作项目时,穿插着真诚感谢伙伴们的帮助(点名更好),展现你在协作中的支持作用(哪怕很小),整体表达谦逊、友好。如果有其他小伙伴跟评委反馈“感觉这人还不错/挺有潜力”),那这个分量就不轻了!

小结:你在实习期间留下的印象分——实习表现标准的深化

1.  你的活,干得怎么样:不仅完成,更要质量、效率、主动思考与微创新。
2.  你学得有多快、有多深:转化应用能力、方法论的掌握、复盘习惯。
3.  你和大家处得怎么样:沟通顺畅度、合作贡献度、信任感、融入度。
4.  你的不可替代性在哪:实习同学们横向比较,差异化亮点提炼。请牢记,评委心中始终有一把“比较尺”。你描述的“高质量完成”、“学得快”、“合作好”,是需要和其他实习生放在一起衡量的。你的述职需要给评委足够的“锚点信息”来证明你不只是达标,更是优于他人。

实习陈述的其他小建议

1.  内容选择:
1.1.  价值导向,结果导向:思考每一项工作的“价值”是什么?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降低了风险?验证了想法?支持了决策?获得了用户/合作伙伴反馈?
1.2.  STAR法则升级版: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Think/Reflection/Value。重点在R(结果/价值)和最后的Think(你的思考、学习、成长)。
1.3.  量化!量化!量化!尽可能用数据说话(例如:“效率提升X%”/“处理数据量Y”/“用户反馈提升Z”)。不能量化的,讲清晰的效果和影响。
1.4.  突出“高光时刻”:选取1-2个最能体现你亮点(差异化优势)、成长、潜力和文化契合度的核心项目/任务,深度展开。其他次要任务合并概括。评委通常时间紧、任务重(要听很多人),且内心已有初步印象。你的陈述内容需要精准击中他们的核心关注点并高效印证他们的判断(或改变其判断)。
1.5.  展示你的“思考”而不仅是“执行”:对负责的工作、项目、流程,有没有自己的观察、反思、改进建议?即使很小,这很加分!展现你不是一个“纯操作工”。
2.  表达呈现:
2.1.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PPT/文档(务必简洁、重点突出、视觉友好!鹅厂风格不喜冗长)或口头阐述都要有清晰脉络(如:实习目标->关键产出与成长->反思与感谢->未来展望)。当然,做好没有PPT和材料的情况下,也能清晰陈述主要内容,能做到这点,内容就是你自己的,而不依赖PPT。
2.2.  用故事说话,融入情感:讲一个具体的小故事(比如如何克服一个困难),往往比罗列十条成就更打动人心。
2.3.  真诚自信,不卑不亢:大方承认不足(但要说明你如何认识并计划改进),更要自信展示优点。态度谦虚开放,感谢他人。
2.4.  时间把控:严格遵守!超时是大忌,体现不尊重和专业度不足,务必提前演练。毕竟当天评委们要听很多同学的陈述,你的超时就会导致整个安排拖沓超时,这会对大家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2.5.  提前模拟:找导师、同学或HRBP模拟答辩,获得反馈,重点关注提问环节。
3.  心态准备:
3.1.  述职是过程,更是复盘:即使结果未定,这个深度复盘过程对个人成长价值巨大。
3.2.  坦然面对结果:尽最大努力准备,然后坦然接受任何结果。留用是对你的肯定,不留用也是宝贵的经历和反馈。
最后,祝你分享顺利,祝你收获满满!希望今天简单的分享对你有一些启发和帮助,谢谢大家。
 

 
最近还有不少同学提问,我在评论区回答一下
导师忙怎么办
// 那就用碎片时间跟导师沟通,哪怕茶水间等个咖啡的时间、电梯里、去吃饭的路上……当然,不是瞎聊,而是用最简洁的话语讲清楚问题,等待反馈;这些碎片沟通的目标是不是指望就此完成复杂的沟通,而是争取获得导师拿出正式的、足够多的时间辅导你、给你反馈
 
导师总说你要带着思考来,什么叫有思考
// 翻译一下,就是你让我做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先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程度、优劣势、成本代价等,然后让导师做选择,而不是上来让导师给你做问答题的
 
此外也有关心薪资问题的,问 offer 可不可以 argue
// 可以委婉提出自己的想法,但一般改变不了什么,因为公司对毕业生的薪酬是整体划一的一个区间,只跟通道专业族有关,而跟地域、bg、部门、业务无关
 
怎么知道 hc 有没有,自己实习只有一个月,其他人都两三月是不是铁凉
// hc 这种只能问或者等着被通知;实习长一些肯定会有优势,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也要看你进入角色的快慢,输出的效率等,所以比较的是实习效果,而不是实习时长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YYDS
比心
加油
菜狗
views

Loading Comments...